难易程度受关注 权威名师点评江苏高考语数题

2019-12-11 14:57:31

  2010年高考昨天正式开考,作为高考首日的两门重量级科目,语文和数学学科的试卷难易程度备受关注。本报特邀语数学科权威名师对高考试卷第一时间进行评析。

  实习生 王宛璐 俞银娟本报记者 王璟

  语文最大陷阱:写作文易陷平庸

  ■考生的话:很“潮”很生活

  “作文题目是绿色生活,我写的是心灵上的绿色。”南京十三中的傅同学告诉记者,估计大部分同学都会写环保和低碳。“我决定另辟蹊径,我在作文中举了陶渊明淡泊名利的‘绿色’心境,又写了现在不少网络红人自我炒作的浮躁心境。通过古今心灵变化,写‘绿色’生活的意义。”

  “前面几个大题做得都还挺顺手,但现代文阅读有点儿难。”九中的张同学是理科考生,他觉得阅读理解的“溜索”有点深,比较难懂。“我觉得整体难度还行,考题还比较‘潮’(时髦),比二模容易一些。”

  ■名师点评:很时代很思辨

  1、时代气息。尤其是作文命题体现了强烈的“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导向。第4题“小美人鱼”,如果不看新闻想拿全本题分数不容易。

  2、思辨色彩。最明显的还是作文,比如追求绿色生活与追求时尚生活的矛盾,一味地追求绿色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等。

  3、人文情怀。缺少人文情怀的学生做起诗词鉴赏题和作文题,得分也不会高。

  4、概括能力。可能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指向。

  点评人: 刘海群 (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 语文高级教师)

  [具体分析]

  纵观2010年的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稳中有变,变中有新,难度较往年稍稍降低。

  一、第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仍为四小题,第一题语音题,涉及到12个多音字,除“叶韵”的“叶”读“xiè”让部分学生略感生疏外,其它都是非常常见的字。第二题成语辨析题所涉及的四个成语也不陌生。三、四两题还是语言运用题,第四题涉及上海世博会,要考生说出丹麦馆中的“小美人鱼”出自哪个作家(安徒生)的哪篇作品(《海的女儿》),然后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话表示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这道题让考生们略感意外的是,多年不考的文学常识再现试卷。

  二、第二大题是文言文阅读,江苏卷从去年开始打破沿袭多年的从二十四史中选择人物传记的常规,今年选择的文本是宋代散文大家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虽是“墓志铭”,但与人物传记类文章近似,叙事生动,文字也浅显流畅。中等水平的考生阅读应该没有问题。

  三、第三大题是古诗词鉴赏,今年选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送别诗《送魏二》,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所问的三个问题也较以往容易得多。值得注意的是诗词鉴赏题的第一题还让考生由本诗表示送别季节的诗句去联想柳永在《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名句,这就使名句的考查更灵活了,这也是试卷的新鲜之处。

  四、第四大题名句名篇默写也没有为难考生,所考的名句其中课内6句(初中2句,高中4句),课外2句,分布很合理。课外的两句仍活跃于现代汉语中,选句得当。其中易错的字大概是砺、疑义、峥嵘、崔嵬、宫阙等。

  五、第五、六两大题是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当代著名小说家阿城的小说《溜索》,论述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美学书简《谈静》。两题的选文都很精彩,前者场面惊险刺激,人物鲜明生动;后者例证信手拈来,论说深入浅出,问题的设计难易适度。

  六、第七大题作文题——绿色生活,不知道是否与这则新闻有关:“4月29日上午,参观了上海世博园,在广东馆门口驻足反复叮嘱要倡导绿色生活,发展绿色经济。”江苏高考又一次出了一道什么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写的泛化作文题。本来作为高考作文命题有三条重要原则,一是想不到,二是不跟风,三是有的写,没想到今年作文题一下子破了高考命题的两条规矩。这道题考生是有的写的,而且写出来的文章思路估计还差不多,这反而成了陷阱:易平庸。考生如能另辟蹊径,从精神层面去思考“绿色生活”,也许能胜人一筹。

  七、“附加题”难度也稍稍降低。考前人们就猜测今年可能考《三国演义》,试卷上果然出现了有关曹操形象分析的考题。倒是在试卷上出现的有关“经史子集”的填空,让不少平时不关注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的考生傻了眼。这份试卷前有外国文学常识,后有中国文学常识,今后的考生不得不防啊!

  点评人:王学东 (江苏省如皋中学 特级教师)

  数学区分度高:有考生哭着出来

  ■考生的话:很难很棘手

  考生们对今年数学考题的评价,集中为一个字,就是:难!甚至有考生是哭着走出考场的。

  “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要下手得分却很难。”29中的魏同学连连叹气。梅园中学的杨同学告诉记者:“第19、20题把大家都难住了。很多同学连这两题的题目都来不及看清楚。”题目难,时间也不够。“最后一题根本就来不及看,更别谈做了。”南京田家炳中学的陈同学告诉记者。至于附加题,考生们却反映和前面的大题相比,难度反而小了。

  ■名师点评:很创新很“梯度”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考查基础与考查能力并重,坚持不断创新,梯度明显,区分度高,运算量大,总体难度超过去年。试题注重考查数学能力、涉及考试说明中的五种能力和两种意识,特别注意从多种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引发多种不同的解法,展示考生的各种能力。

  特别提醒考生,难是难,但大家都难,没必要为“难”心烦甚至影响下面的考试。

  [具体分析]

  一、遵循说明,注重基础。

  试题第1题集合,第2题复数,第3题概率,第4题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第5题函数的奇偶性,第6题求双曲线的焦半径长,第7题算法,以及第8、9、11题,严格遵循《考试说明》以常见的方式表述条件与结论,入手容易。

  解答第15题将向量与解析法结合,平淡中见功力。

  第16题以四棱锥为模型,证明线线垂直,与平时数学复习基本吻合。

  第17题测量电视塔的高源于苏教版数学必修5第11页习题第3题,以三角形为模型考查应用意识。

  附加题第21题四选二题型常见简单,解法容易。第22、23题难度中等。

  试题考查A级知识点:算法、频率分布直方图,以及B级知识点中的绝大多数,8个C级知识点全部考查。

  二、运算量大,区分度高。

  填空题第10-14题难度迅速上升,分别考查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解不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运用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知识进行三角运算,尤其是第14题,构造等腰梯形,求其周长的平方与面积的比值的最小值,将几何图形与函数建模相结合,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有思路,深入难。第10、13、14、17、18、19、20题起点高,思维难度高,抽象概括程度高,字母参数多,运算量大,审题困难,来不及完成。

  三、立意高远,注重创新。

  许多试题立意高远,情境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注重创新。如第8题将函数、导数、数列结合在知识交汇点命题。第10题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结合,求交点间的距离。第12题条件设置类似线性规划,运用不等式性质求最大值。第14、17、18、20题构思巧妙,采取结论开放、探究发现、自主定义概念等方式表述条件与结论。

  四、凸显数学思想方法。

  试题第1、2、5、8、11、14、20题运用函数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第8、16、18、19题运用方程思想求解基本量,第4、8、9、10、11、14、15、16、17、18、20题均可用数形结合思想以行助数,以数释形,寻求解题思路,化归与转化思想则几乎渗透在每一个试题之中。

  点评人: 刘新春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教授级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