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定瓷器的年代

2019-11-02 14:55:51

瓷器是我国发明的,从几千年前就有使用,过去瓷器主要当做器皿使用,比如碗、盆等等,后来随着烧制方式的成熟,瓷器还会用花瓶、漏斗等等艺术品。古代的瓷器到现在是很值钱的,也算是古董了,在市场上的价格很高。由于有很多个朝代都有烧制瓷器,为此在购买收藏瓷器的时候,需要懂得鉴定瓷器的年代。那么,怎样鉴定瓷器的年代?

怎样鉴定瓷器的年代

简单地说,就是要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此外,近年来,利用科学仪器检测技术来鉴别古陶瓷的年代也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重要手段。

怎样鉴定瓷器的年代?不同年代的瓷器烧制方法、上胎釉方式、画风等等都会不一样的,在鉴定瓷器的时候,要能够对每个年代的瓷器特点特色都了解清楚,才能构成鉴定瓷器的基础。鉴定瓷器年代是需要累积丰富的经验的,市场上瓷器做旧手段是越来越高明了,也给人们鉴定瓷器带来巨大的麻烦,希望大家在鉴定瓷器的时候能够好好了解这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