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OO读作XX”究竟是谁怎么回事?

By msniu at 2017-05-06 • 0人收藏 • 198人看过
“写作OO读作XX”究竟是谁怎么回事?文/王秋意假名作为日本文字符号,既承担了拼音“注明发音”的功能,又有直接作为文字进行“读写”的功能,在我接触过的语言里,这样的现象还没见到过。当然这并不难以理解,关键在于假名和汉字的关系。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汉字就是最基本的文字,是记录信息的符号;然而对于日本人而言,汉字的存在更像是“符号”的“符号”。也就是说,写字的人本来的意思,是用假名表示的,而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又使用汉字将部分假名代替。从而会出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写作XX读作XX”或者“读音和意思相同但写法就是不同”等等。(写作"男の娘の棒",读作"天丛云剑")“写作XX读作XX”的例子。我有两个例子印象比较深刻。一个是某对父母给出生的孩子取名叫做“七音”但假名标注的是“ドレミ”(哆来咪)。还有某次语言学校毕业典礼,要求每个学生学唱一首歌,其歌词中写着一个单词“瞬間”并不读作常见的“しゅんかん(shyunkan)”,而是刻意地标了とき(toki,時)的发音。可能是因为作词者想要表达“瞬间”这个含义,但又和曲子搭不上,于是唱的时候发音是(toKi),这种投机取巧的例子,也是日语独有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文明早就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只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文字。汉字传入之后,日本人基本思路是,将自己的语言用同样意义的汉字进行标注,使之成为自己的文字。比如“喝水”的“喝”,汉字传入之前,日本人把这个动作发音为“No Mu”,因为与汉字“飲”意思相同,便使用了这个汉字。然而毕竟汉字并不是日本人原创,与日语的搭配过程中产生了音节的“兼容性”问题。比如一个汉字四五个音节,还有动词词尾变化等等问题,使得照搬汉字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于是出现了“假名”这种介于汉字和语言之间的产物。每个假名的发音是固定的,所以可以当做音标使用,但与音标不同的是,假名还可以作为日常书写的文字使用。现代日本生活中,很多难写的汉字,即使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比如公告栏),也是可以用假名代替的。如:綺麗(きれい)薬(ぐすり)等等。那么更进一步,既然假名可以作为文字使用,而且甚至不嫌麻烦的话,整篇文章使用假名都是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这种情况下汉字的存在就显得有些奇妙了。这种奇妙我总结了一下,有这么几种情况。(1)文字与发音不符合的。如:小鳥遊(たかなし)。(2).同样发音,意思相近,写法不同的。如:早い 速い (はやい)。3.其实是短于但是用一个汉字表示的。如:快い→心良い→こころよい;醜い→見難い→みにくい。4.汉字写法,然后用英语外来词的片假名标注的。如:人工知能(エイ・アイ)→AI。所以,我们觉得更日本人最为共通的汉字,其实恰恰是两国文化非常难以相互理解的点。★感谢关注ヾ(。・ω・。)ノ追追娘哟~★☆ 点这里下载追追漫画~ ☆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