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 | 金山卫:吴越文化发源地之一,千载光阴铸就文化宝库!

By wochi777 at 2017-05-01 • 0人收藏 • 354人看过
金山,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古土之一,在距今6000年前已形成了金山的早期陆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因金山盐业兴旺,置海盐县,县治在今张堰东南、秦汉之际陷入柘湖;南北朝梁代(公元502-557年),从海盐县分出前京和胥浦两县,前京县治在今金山岛北麓,于宋代沦入海中,胥浦县前后存在不足十年,于梁天正年间并入前京县。后经历代沿革,至宣统三年(公元1909年),金山县境内开始稳定,直至民国基本未变。康城是金山古城,上海地区最早的城市。随着岁月流逝,金山沦海,康城消失,今知者寥寥。但据史料载:确有过康城的繁荣和辉煌,对金山乃至太湖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过重大的贡献。打开《吴群康城地域图》,距今2000年前的康城及其所辖地域,大海、湖泊、山林、河川、小桥、流水、城堡、兵营、关卡、校场、村落、战船、商船等都历历在目。一派人丁兴旺,土地肥沃,官庶民富,社会安康的繁华景象。东晋以后,金山一带海岸受强潮顶冲,不断坍塌后退,至唐末,海岸已退到金山脚下,继后,在1184年的一次地震海啸中,金山沦海。两千多年历史的康城连同它的繁荣,从此在金山土地上消失。到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小官镇设卫筑城,便兴起了新的金山城,即金山卫。金山卫文化的形成金山卫自明洪武十七年汤和巡视海上,度地筑城置卫,已有625年历史了,明成化十九年(1583),金山卫“为商舶云集之所,号称庶富”,军事地位上升,经济繁荣,教育与文化兴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金山卫文化。▲金山卫古城(仿)独特的金山卫文化,以军事目的兴起并形成。鲜明特点以守防为主,守而不攻。金山卫以军事目的兴起并形成的卫文化,无疑也避免不了“保守”二字。然而,金山卫面对杭州湾,“控扼大海,襟带两浙”的“海疆形胜”地域特征,决定了金山卫文化的开放性。早在明宣德壬子(1432),就有被掠往日本的曲祥回国“乞留养”,奉旨母子相见在大石村,清代于此建了且止亭。明万历年间(1573~1619),还有华侨乘外国船“泛海飘至”金山卫,留下七律“来游中国看中原”一首载于史籍。况且守而不攻并非全是负面的保守代名词,其客观的积极方面,培养造就了历史上一批又一批爱国将领与名士。金山卫文化是爱国爱乡的文化,也是冀盼了解外部世界的不安分的开放文化。金山卫建卫之前,便是移民地区。明代金山有横浦、浦东两个盐场,灶民(盐民)合计近一万人。朱元璋对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很不放心,实施所谓“洪武赶散”,大多成了戴罪的灶民,分散于各地盐场,横埔、浦东两盐场也不会例外。金山卫置卫之后,金山卫按千户所19个计,兵力有23180人;按百户所29个计,兵力为3248人,“大小”相加,为26428人。不包括在外的中、中前、中后三所,金山卫的兵防大大超过“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的定额,这些将士当然也是外来移民。继之“为商舶云集之所”,又有周忱“奏立金山卫学”,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姣姣者的代表人物是徐光启。金山卫文化涵煦着移民文化,也涵煦了多元宗教文化与儒学文化,于是交融、撞击,激活了金山人的思维与创新意识,金山卫文化创造了金山卫昔日辉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金山卫文化是金山卫存在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软实力。金山卫有着金山卫古城墙、十字街古战场、古护城河水门等军事景点;南砖桥也是珍贵而不可不保护的古建筑;扒开一层薄水泥,让天雨见润的查山之足重见天日,且其旁有古大石头桥遗存石柱一根,当地还曾建有官员迎来送往的清且止亭、有明曲祥旅居日本时回国母子挥泪相见的驿站等,重视金山卫文化这个灵魂,是一个待开发的宝库。民间歌谣金山竹枝词金山人民勤劳勇敢,民间歌谣代代相传,元末明初,金山地区一种民歌形式被文人吸收,创作成一种诗词体:竹枝词。金山竹枝词植根民间,歌咏的是本乡本土的风物和人情,富有生活气息,语言通俗易懂,韵律轻快,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金山竹枝词最值得一提的是把金山的风情融入词中。《新民晚报》一则史料有着这样的记载,清代诗人黄霆创作的竹枝词最有代表性,一则描写大金山的竹枝词,黄霆是这样写的:“十幅蒲帆挂碧川,滩头浊浪吐龙涎,何人箸展寻寒穴,来试江南第二泉”。“玲珑坝口水潺潺,樵客冲潮一叶还,遥指夕阳明灭处,大金山外小金山。”这是描写小金山的竹枝词。还有一首描写金山卫的竹枝词堪称经典:“卫城城外尽沙滩,蟛蜞沙钩次第餐。入夏黄鱼滋味好,千帆海舶拥冰寒。”作者把金山卫海域当年丰富的海产品描写得栩栩如生。金山卫城古有傩舞 古金山卫城,就有傩舞。清乾隆《金山县志·风俗》记载:“十二月朔日,乞儿朱墨涂面,跳舞于市,即古傩也,至二十四止。”乾隆年间,即公元1736至1796年,金山卫仍有“朱墨涂面,跳舞于市”的傩舞,言“古傩”,表明历史之悠久,长存不废。而“朱墨涂面”,虽然不用假面具,想来假面具之前身乃“朱墨涂面”,故而《金山县志》称其为“古傩”,确是浓烈的傩文化表现形式。《辞海》“傩舞”条解释:傩舞是“古代举行大傩(一种驱鬼逐疫的迷信祭仪)时跳的舞。源于原始巫舞。《论语·乡党》已有‘乡人傩’的记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娱人方面演变,加强了娱乐成份”。▲戴上面具的傩舞古金山卫的傩舞,从农历十二月初一(朔日)至二十四,共24天,历时不可谓不长。既然舞于腊月,则仍有驱鬼逐疫的含义在内,旧时人们除夕日家家户户都要谢年、祭祖。当然,傩舞一舞24天,新年的节日气氛也烘托出来了,娱乐的成分也增长了。源于原始巫舞的傩舞,一直传到清乾隆年间,乾隆之后还有没有,民间还有流传,这说明其根基于中华大地,营养来自民间大众,自然也联系着社会进程以及社会进程中的经济因素。“跳舞于市”,有了娱乐成份,成为基层老百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物产丰富素有“三宝” 金山卫经济发达,物产丰富。清代《重修华亭县志》称:“我邑独著者”,卫城稀布、东门外三亩田紫苏以及关王蟹,这三者可谓金山卫的“三宝”。稀布。明清时期,上海一带盛产棉布,布匹名目繁多,各地富商巨贾皆“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其中金山卫城的“布阔而松,有单穿、双扣之别”,时称金山卫“稀布”,简称“卫稀”,远近闻名。紫苏。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可榨油,嫩叶作蔬菜,也可入药,主治外感风寒、顺气安胎、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据说,还能解鱼蟹毒。其他地方的紫苏一般叶呈紫色,而金山卫东门外三亩田紫苏独“其叶背皆殷红”,甚为罕见,金山卫紫苏现虽未见成片种植,但农户零星种植流传至今。关王蟹。出自卫城的关王蟹,“蚕眉凤眼,刻划大然”,头胸甲赤褐色,背面有大疣状突和许多沟纹。因其形似旧时戏剧中的关羽脸谱而得名。一般穴居于沿海泥沙中。城内四庙香火旺盛 古金山卫城内有文庙、关帝庙、城隍庙和火神庙四庙。文庙。清雍正二年(1724),分婁县置金山县始建,位置在金山卫城东北的金山卫学宫之中。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文曲星”,又名“文星”。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梓潼帝君加封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称“文昌帝君”,与神话中的文曲星两者合而为一即是文庙供奉之神。本是道教所奉之神,却为读书人所崇祀。建庙之初,主祭由金山卫掌印守备担任,乾隆十六年(1751)改由金山卫知县担任。关帝庙。明洪武初建,位置在金山卫城南(镇滨)门与北(共宸)门的中轴线中心东侧,西与卫守备署为邻。关帝庙内不仅供奉红脸美髯的关公关老爷,还供奉关羽关云长的三代祖宗:曾祖父光昭公、祖父裕昌公、父成忠公。方志载:“正殿祀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后殿祀帝三代”。每年五月十三日关老爷生日那天、春秋两季的第二个月吉日致祭。▲现时的金山卫万寿寺(部分)城隍庙。明洪武二十年(1387),由卫城指挥从事李武所建。之后,洪武三十年(1397)重修,弘治四年(1491)重建。康熙年间,于1698年又一次重大修建。位置在文庙的东北方向。明宣德九年(1434),当时的指挥使西贵塑神隍神像。一说是西汉捍海大将军霍光,也有说是抗倭名将方名谦,都是事出有因。对城隍的祭祀,常常不在城隍庙内:每年春秋两季的第二个月上旬合祭于风云雷雨山川坛,春季的清明又主祭于厉坛,秋季的七月十五和冬季的十月初一也是如此。但是,“凡水旱祈祷及新官莅任,应朝考绩,并设祭于庙”,此时城隍爷才在自己的庙里受香火贡品、官民膜拜。火神庙。位置在参府署后,即金山卫城内青龙港近出海处,南水关的北面。建造年代无考。每年六月二十三日向火神致祭。人类自从发现了火,才开始了文明的历史。对火神的崇敬,显然是先民的火崇拜对后人的影响。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