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盟只考语文数学物理 自招“偏科”或酿“生化效应”

2019-11-23 14:44:19

据《新闻晨报》报道,在前天公布的“北约”、“华约”、“卓越联盟”三大自主招生考试联盟笔试科目中,除语文、数学外,只见物理,不见化学和生物(详见晨报12日A22版)。由于上海高考实行“3+1”,这让很多高考中选择加试化学或生物的上海考生发愁,也引发了很多疑问:为什么高校对物理和化学会“厚此薄彼”,这是否会影响到今后中学生的高考科目选择?
  
  学生:
  
  加试化学者被迫转向语文
  
  上海中学今年高三有10个班,选择加试化学的学生人数有82名,而全年级选择加试物理的学生人数有162人,比选择加试化学的学生人数多了近一倍。学校高三负责老师表示,虽然选择加试物理的学生多一直是学校的传统,但今年自主招生的新政策确实会让选择加试化学的学生感到为难。该校化学班的一位赵同学表示,政策对自己多少会有点影响,现在只能逼着自己好好学习语文了。“因为除去物理,可以选择的考试科目只有数学和语文了。而且化学班上很多学生都是物理学得不好才去选化学的。”
  
  不过,也有选择加试化学的学生表示,过去“华约”测试中,也一直是70%考查物理,30%考查化学,对物理始终是有倾向性的。
  
  三大联盟的新政策同样也影响到了高考中选择加试生物的考生。不过记者了解到,现在选择加试生物的学生比较少,有些学校则根本没有。
  
  老师:
  
  或引发高考物理难度增加
  
  为何在三大联盟自主招生中,笔试的理科科目只见物理,不见化学和生物?某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按照的新规定,2013年自主招生笔试只能考2门科目,目的是希望给学生减负。之所以在各理科科目中选择了物理,清华大学上海招生组组长薛平教授表示,从大学选材的角度,学生在高中阶段打好数学和物理的基础必不可少。他进一步解释说,自主招生政策是面向全国考生的政策,全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办法是“3+2”,理科生既要考物理又要考化学,这一改变对他们影响不大,不过上海的高考科目是“3+1”,把物理和化学分开了。
  
  那么这一招生政策会否影响到今后学生的高考科目选择?一些高三老师表示,有些选化学的学生本来学物理就学得很吃力,没必要在自主招生中去选择考物理,毕竟还有数学和语文学科可以选,而且高考才是最重要的。不过高校在自招环节对物理的偏爱,可能会使高考物理试题变得更难。
  
  [记者手记]
  
  莫让高校自招在考试中迷失
  
  近几年来,国内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几乎一年一个样。细看之下,考试科目增增减减、考试联盟分分合合、考试时间冲冲撞撞,年年有变的自主招生政策无不是在“考试”二字上做文章。
  
  从各自为政举行笔试,到几个联盟推行联考,从白天考到晚上的多学科“轰炸”,到限制考试不超过2门。看起来考生赶的场子少了,考的时间少了,然而,一到自主招生政策出台之际,考生、家长总要承受“过山车”式的政策变化,折腾其实不少。有人惊呼,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改革的功夫和精力都用到了考试上。一场场考试,只是让大学提前圈了一大批优秀生源,为高考后全面打响的生源战囤好了货。而政策制定往往也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推行后发现了问题,一改再改。
  
  总是围着考试的“灶头”转,国内高校的自主招生被越来越多的人诟病为“小高考”。而且,自主招生一路走来,一些高校似乎忘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衷。
  
  教育界人士曾有呼吁,要回归到真正的自主招生,就要让高校与具体考试脱钩,由主管部门或者第三方来命题考试,推出类似美国SAT考试的学术水平测试;或者将自主招生放到高考后进行,把高考成绩变为评价成绩,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对报考学生进行材料审核和面试,再决定录取与否。
  
  也许,只有从“考试”中完全解放出来,高校才能专心练就慧眼识才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