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中的对联

2019-11-05 18:52:23

  作者:王刚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写道:“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卷了放在长桌上的那半副对联上写的是什么,小说与注释中并没有提及。从鲁迅先生之弟周作人所著的《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一书中可查到,小说《祝福》中没有写出内容的那半副对联上写的应该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这是鲁迅先生故居新台门上特有的一副楹联。

  现在,如果到浙江绍兴旅游,在鲁迅先生的故居还可以看到这副对联。周家新台门内的“德寿堂”,是周府大院第二进大厅,这是个三开通间,是周家新台门整个房族公共活动的场所,乃作喜庆、祝福、道贺以及宴会宾客之用。厅堂正上方高悬着一块“德寿堂”大匾,匾下挂着一幅同样醒目的“松鹤图”,且配有一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周家新台门为周家八世祖周渭所建,是周府第九、十两代分支过来的六个房族共同居住的地方。鲁迅是周家第14代长房长孙,居住在新台门西面。鲁迅先生的家族,是一个古老的家族,其经历了由落魄到显赫再到落魄的演变过程,而周家新台门则是在其鼎盛时期所修建的。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台门里,并在这里生活了18年,所以鲁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这新台门,尤其是在德寿堂里操办的一宗宗大事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

  上述联语出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中对《论语·季氏》的注解,是封建伦理学家宣扬的处世哲学,因此用在“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的书房里,是很有典型意义的。鲁迅先生有意在小说里写出“下联”而不写出“上联”,这是运用了空白手法。这副对联宣扬的是封建伦理学家自我修养的标准。鲁迅先生运用空白手法含蓄地告诉我们,在鲁四老爷心目中,封建伦理学家自我修养的标准只是个幌子,他并不想去践行,这副对联也只是个摆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