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改起来并不难

2019-11-23 10:12:03

为公平起见,一般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评阅,彼此给分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

改作文的工作量相当于数学的两倍,又必须在7天之内改完。阅卷人看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时间只有一到两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于是阅卷人就会彼此求同“趋中”,最简单的方式就给二等。这就是高考作文的事实……

“每个人都在抱怨,每个人都在参与。高考涉及考生前途,教师违心教学也可以理解。有位老师说自己找了三个名人——季羡林、霍金、苏东坡,让考生背熟这三个人的名言,经过排列组合,可以应对15个不同的题目。”——温儒敏

类似“高考作文需要改革”的呼吁早已屡见不鲜,其结果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到底是否一改就会“天下大乱”?稳步推进改革有什么思路?有些明显不合理的“技术性”弊端可否先改?不妨听听国家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温儒敏和一些高考作文命题、阅卷专家的意见。

2010年底,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和《课堂内外》杂志召开了一次关于“高考作文”的“民间会议”,会议召集人温儒敏通知与会者——不必提供论文,以便直奔主题;会议现场不请领导,不请记者,畅所欲言。来自北京、天津、宁夏、四川等省份高考作文命题专家、高考作文阅卷教师、高考作文研究专家以及少量退休语文教师二十余人会聚北京。

会议开始,北大中文系前任系主任、现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开门见山:“不要发牢骚,要提建设性意见。重要的是要用数据说话。”与会者的踊跃发言表明,确实当得起“民主、求实、建设性”等用来描述会议的形容词。会后温儒敏综合与会者意见,向相关机构提交了《关于“高考作文”的有关问题和改进建议》。

“很多同志和老师都认为我们这份建议点到了很多要害,是建设性的,但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似乎还没有表现出来。”温儒敏告诉记者。

“趋中率”和“文艺腔”

问:关于高考作文,与会者认为哪些问题亟需解决?

温儒敏:最明显的问题是作文分数“趋中率”太高,相当程度上已失去选拔的功能。高考语文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作文评分一般分4个等级,其中二等40分上下。据北京、福建等多个省市调查,近四五年来,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也不到20%。其他省市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二等分占比重如此大,即“趋中率”畸高,考得再好也很难企及高分,稍有准备就可以拿40分上下,再差也很难落入三四等。评分等级的这种非正态分布,不能反映考试水平,对考生很不公平,这种现象在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中很少见。

问:“趋中率”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温儒敏:首先是阅卷等级划分标准虚化,其次是阅卷老师追求“保险”——为公平起见,一般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评阅,彼此给分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但判作文很辛苦,工作量相当于数学的两倍,又必须在7天之内判完。阅卷人看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时间只有一到两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如果两位阅卷人打分相差6分以上,就必须由第三个人来判,阅卷进度就拖延了。于是阅卷人就会彼此求同“趋中”,最简单的方式就给二等。这些话不好跟学生说,但事实就是这样。

问:“趋中率”偏高,对高考选拔有多大影响?

温儒敏:举个例子,北京市城区的重点中学,高考作文平均分数跟远郊区县一般学校相差也就1—2分。

问:除了“趋中率”偏高,还有哪些问题?

温儒敏:现在“高考作文”宿构、抄袭、套写成风。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准备好大量“宿构”的话题类型作文,或者可以任意套用的材料,到了考场上,无论遇到怎样的作文题,考生只需选择一个类型就可以“套写”。近年已经出现有些考生只写开头、结尾,中间摘抄大段备选材料的填充式“馅饼作文”。这也使得大量宿构、套写,甚至抄袭的作文也能混进二等文范围。由于套写作文“安全、保险”,许多有写作才华的考生也不敢写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作文,高考场上一类文罕见。

现在的情况是每个人都在抱怨,每个人都在参与。高考涉及考生前途,教师违心教学也可以理解。有位老师说自己找了三个名人——季羡林、霍金、苏东坡,让考生背熟这三个人的名言,经过排列组合,可以应对15个不同的题目。

从小学会假大空,说官话套话,文风之坏也就可想而知了。今年上海某个杂志登载了三十多篇高考模范作文,我看了觉得“文艺腔”过浓,要么非常忧国忧民,要么就是“曾经沧海”般的无尽感慨。假,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年龄完全不相符。

参加阅卷作为备考攻略

问:中学语文教学是否面临同样的问题?

温儒敏:“高考指挥棒”当然会影响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更强,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熏陶。目前语文教学被忽视,有人甚至认为语文是在高考中较难“拿分”的、“投入和产出难成正比”的学科。大家都知道,作文不下功夫就能拿到40分,下功夫也很难拿到50分;而英语突击两个月,提上10分、8分没问题。有的高中校长公开说,语文应该给英语让路。

问:有新闻说,上海某些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你怎么看?

温儒敏:肯定不合适。语文是基础的基础,语文水平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

问:作为北大中文系资深教授,你对通过高考选拔中文系学生有信心吗?有没有分数和能力相差悬殊的学生考入北大中文系?

温儒敏:很多,现在学生都很会考试。一样通过高考进入北大中文系,同一个班上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水平可能相距甚大。

问:以你多年的教学经验,是否感觉中国孩子越来越不会说话,越来越不会写文章?

温儒敏:语文的衰落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已发生巨变,大家不再像以前那么专心阅读、记忆、积累与熏陶,遇到问题上网一查就有了。可以明显感觉到,人的感性能力在萎缩。不过这个变化仍在进行中,未来怎么样还不太好说。

过去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现在读书更多地出于功利目的,或者是职业性阅读。其实现在人读书也不少,要命的是不能静心品赏思考,整体社会氛围都很急躁,大家没有那份闲心。这就造成语文水平的普遍下降,甚至一些吃文字这碗饭的人,也不太专业了。我在一篇文稿中写“委曲婉转”,一位年轻的编辑心很细,把它改成“委屈婉转”,事后还告诉我,网上就这么写的。但好的方向是,现今识字的人总比过去多,扫除文盲也是大的进步。

问:现在每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满分作文都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由此看来语文的处境似乎没那么悲观吧?

温儒敏:语文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大家都乐于对语文发言,或者只能对语文发言。针对语文,尤其是作文的议论是控制不住的。再一个原因,传媒从业人员大多毕业于中文系,你们掌握话语权。

问:假如高考作文仍然沿用目前的方式,阅卷老师有没有自我改进的可能?

温儒敏:阅卷老师的选择和使用本身就是问题之一。一般规定,参加高考语文阅卷的老师由大学教师、高中教师各50%组成,但阅卷补贴过低,平均每人每天少于200元,甚至低于做清洁的小时工的报酬。大学难以抽调教师,只好越来越多地派博士生甚至研究生去阅卷。这些年轻人缺乏教学经验,往往就单纯按照大学课程中对作品的评价或者个人喜好去阅卷,评分的标准波动较大;高中语文教师对参加阅卷倒是有积极性,但其主要目的往往在掌握高考命题动向和阅卷思路,以便备考;有的学区、学校甚至把轮流派老师参加阅卷作为备考的攻略。有些省,上一年100个中学老师阅卷,来年可能换掉80个。阅卷教师不能保持人员的稳定,大家都愿意去“培训”一下。

“高考指挥棒”可正面指挥

问:改革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温儒敏:下决心改,改起来并不难。“高考指挥棒”有负面作用,但也完全可以往正面指挥,我们这次对高考作文改革的建议,总的思想就是利用好“高考指挥棒”。

比如说针对“趋中率”偏高这个现象,可以做出如下改革——二等作文不能超过60%,甚至不能超过55%;满分标准可以放开一点,不必追求完美;一等标准也可以放开一点,相对优秀即可;三等、四等相对减少一点,这样一来,作文分数就能形成相对的正态分布。

问:这样的改革有成功先例吗?

温儒敏:以前我当北大中文系主任时发现,按照学校规定的科目成绩推荐本科生直升研究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于是我们就悄悄取消了这个制度。改革后规定,成绩达标入围之后,第一名跟第40名一视同仁,然后还要面试;曾有考第一的本科生面试之后没被录取,我们推荐他去了别的学校读研。

  不仅研究生选拔是这样,我们平时也是如此。高校中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教师考试时给所有学生都打85分以上,学生就乐意选他的课。针对这个现象我们规定,85分以上只能占所有参考学生的25%。经过改革,学生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效果很好,现在整个北大都在推广我们的经验。

问:针对宿构、抄袭、“文艺腔”有什么好的办法?

温儒敏:改革“高考作文”泛话题化命题、自选文体写作的考察方式,代之以加强限制性,明确要求文体的出题考察方式;明确给予材料范围,杜绝考生的宿构作文、套写作文;改变考生片面追求文笔,以及“学生腔”、“文艺腔”严重的倾向,增加智性的、思辨的内容要求;改变高中语文课学习的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等文体写作在高考中不考,反而出现“高考作文”这种特殊的考试文体的现象,有意识地考察学生撰写规范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能力,如可以命制大小两个作文题,分别判分,分别考察其议论、说明等不同能力。

问:能否举例说明?

温儒敏:不妨分析一下这几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以前曾用古代诗词做作文考题,考生很自然就会把作文写得很文艺、很抒情。前年作文题目是《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个题目开放性太大,学生无从把握,也容易滑入“文艺腔”;而去年的题目《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又可能人人都早已有所准备,90%的孩子都会写“既要踏踏实实做事,还要心怀远大理想”。现在高考作文命题太过感性,缺少理性分析,或者太往“说教”上引。这的确要改改。高考作文命题确实很难,要兼顾各个方面。但关键是命题专家要有水平。

那么如何改革呢?我曾模拟性地命了两道题。第一个,让考生看一个MP4的说明书,然后给奶奶写一篇500—800字的信,教会她基本的使用方法,再劝她买这么一个东西。这样考生就必须做到,作文能让老太太读懂,里面还要有真情实感。另一道作文题是:《假如科技无所不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对这个现象可褒可贬,而且必须带有一定的知识含量,这样的高考作文题目对高中生来讲是合适的,而且也不容易“套题”。

问:如何通过高考作文改革,使中学重新重视语文教育?

温儒敏:很简单,我建议高考语文卷增加到200分,其中作文增加到100分,以此强化语文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扭转轻视母语学习、学生语文能力下降、语文教学被边缘化的趋势。现在英语是150分,语文也是150分,这显然很不合适。

问:如何稳定高考作文阅卷老师队伍?

温儒敏:这点更容易。现在农民工工资都在增加,我们提高阅卷津贴有何不可?我觉得,津贴数额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达到日补贴600元以上的水平。

问:如此说来,高考作文改革并不难,关键是相关人士有没有这个决心?

温儒敏:我们不是政府官员,表达的只是专家意见,请读者,尤其是考生及家长千万别误以为我们说高考作文要改革今年就改定了。

对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不要“关注”过度

问:一听“鲁迅大撤退”,无数网民不加求证就贸然跟进,类似行为已经发生了不只一次,你如何看待网民“听风就是雨”般的敏感?这种莽撞行为背后有没有合理性

温儒敏:说明大家还是很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网上很多人不可能完全了解事情的真相,依据片面甚至错误的信息而随意发表议论,甚至要痛快地骂倒,这可能是一种情绪宣泄,不必认真。倒是可以检讨一下媒体。这轮争议是某些媒体不经调查,就捕风捉影,炒作起来的。

我有些疑惑:中小学的学科很多,为何少见数学、物理、化学甚至英语的报道与争论,唯独语文不时陷入争议热潮?可能跟语文学科的社会性有关,谁都插得上话;也可能由于传媒从业者大都和“吃语文饭”有关吧。但语文教学是个学术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改革难度最大的学科,现在最需要的是扎实的调查和科学细致的研究,而不止是经验性的印象式的东西。

传媒过分介入,甚至炒作,可能对语文老师及研究者有过多压力和干扰,并不利于这门学科建设。

所以在感谢传媒对语文教学及课改的关心与支持的同时,也想向记者编辑进一言:对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不要“关注”过度,更不要太多炒作了。

  问:鲁迅的课文到底如何调整的?为何要调整?你能否谈谈调整的原则和背景?

温儒敏:过去高中语文教材三学年6册共选有鲁迅作品5篇,现在保留3篇,减少2篇。为什么减少?背景是实施课改,力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整个课程结构都改变了。

语文课变为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大板块,必修课只占1.25学年,余下1.75学年用作选修与复习。因为必修课的课时只有1.25学年,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而在另外新加的选修课教材中,又保留甚至增加了鲁迅作品篇目的数量。人教版的选修课就收有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演讲与辩论》选修教材)和《鲁迅论读书》(《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教材)。所以,2004年前后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并非减少鲁迅作品篇目,而是调整篇目。

但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对文化的尊严感,有些当代文章好读,学生也会有兴趣,但经典性不够,或不太适合教学,就不一定选。人教版选用当代的并不多,也大都是名家之作。必修课5册,共选有80篇课文,和以前版本重复选用的占60%;选文中经典名作有70多篇(含古代的30多篇),占全部85%以上。

问:你认为鲁迅的一些作品对中学生来说太深了,你觉得是文本拗口,还是思想费解?你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被鲁迅难倒的吗?

温儒敏:我接受采访时的原话是:“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可能太深了,他们读起来不容易懂。此次新增加另外一些名家作品(比如巴金的《小狗包弟》等),就比较适合现在中学生阅读。”不能说是鲁迅大撤退。其实选修课教材中还专门选收了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教材编写必须重视鲁迅。但重视不等于选文越多越好。

过去选文过于侧重思想价值,不太考虑时代“隔膜”,包括“语文要素”与可读性等要求,加上教学受制于考试,结果鲁迅作品就难教难学,甚至让学生腻味、反感。据说中学生中流传几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虽是玩笑话,也可见鲁迅作品对孩子们来说,的确比较难。所以鲁迅作品到底选多少,选哪些,以什么教学形式呈现,放在哪个学段,都是要认真研究的。教材改变是正常现象,不应仅盯着几篇课文。

问:你认为“选文面太窄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请举一例说明,相比旧教材,新教材最大胆的选文开拓。

温儒敏:现在因为中考高考的压力,学生陷于题海战术,其实读书很少,中学毕业了,没有完整读过几本书。这样的语文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所以这次课改力图改变这种状况。可是必修课又大大压缩了课时,怎么办?课文的作者就不可能老是重复,像鲁迅这样一家独选3篇的也只此一家。同时考虑选文的面尽量宽一些,这样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热情,让他们自己找书来读。

  新教材选文的面比以前宽多了,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史蒂芬·霍金的《宇宙的未来》、巴金的《小狗包弟》等等,都是新课文,是美文,各种类型、风格都有,5年使用情况表明,师生都是比较认可的。有些本来设计为略读,老师们讲课时变为精读了。(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