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正确调整心态四招

2019-11-15 10:01:08

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即将来临,面对这初中和高中时代的最后一关,考生和父母都普遍存在焦虑和担忧,如何在考前把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昨天的“扬子大课堂”上著名心理学研究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导杨韶刚教授,结合家庭教育的一些误区和考试前心理状态的调整做了专题讲座。

父母对考试存在三大误区

杨教授分析说,现在我国的城市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寄托很大的期望,再加上社会对高学历的推波助澜,使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和考试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主要包括认识误区、情感误区和行为误区。一是认识上的误区。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是有差异的,父母对孩子考上好中学和好大学往往会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一味地去追求高学历。二是情感上的误区。对家长而言,表现在考试焦虑、对孩子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或者漠不关心等,每天唠唠叨叨,总是把考试放在嘴边,产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影响睡眠、饮食以及与孩子的正常交流,甚至影响工作。三是行为上的误区。表现为面对考试如临大敌,过分重视营养、连走路都小心翼翼,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进行监督,还表现在考试时家长的接送大军。

考生正确调整心态有四招

在最后2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一般来说不可能再学习新的东西,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杨教授认为主要有四点注意:一.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不能因为考试而造成疏远和隔膜,更不应该暗中较劲,应该学会与人合作,大方地解答别人的疑难。记住“教学相长”的道理,可能会达到“双赢”、“多赢”的效果。二.自觉克服紧张和焦虑。考试前,很多同学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不适,对此可以采取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如推拿和揉搓穴位法、放松疗法、谈话疗法、音乐疗法、饮食疗法(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还要坚持做些运动量小的体育锻炼。家长也可以适当让孩子做做家务,不仅能让孩子有所调节,也是一个和孩子适时沟通的好渠道。三.正确对待考试与成才。要意识到上大学并不是人生唯一的成才之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特长和才能,每个人应该对自己适合于做什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发展兴趣和爱好出发,培养自己成为专门人才。即使考不上大学,上大专,走自学成才之路同样可以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要做好父母的工作,和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不要让父母对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四.从容应对考试和志愿。要学会自我放松,把心态调整到适度的紧张,学习时保持高度有效性,对于以前做过的试卷不要扔掉,存在问题要懂得及时询问老师或同学。拿到试卷时先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碰到一时不会做的题也不要着急,先把会做的题做完,即使一门课没考好也不要着急。

科学安排复习计划

在最后的两个多月中,科学安排复习计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杨教授给出两点建议,一.制定具体可行的复习计划。计划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遵循自己的生物钟和日常的生活周期,留出体育锻炼的时间,以保证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保证效率,千万不要为了熬时间而拖拖拉拉,也不要随随便便地看一遍学习材料就算完,要保证每次学习达到熟记能诵的程度。坚持按照时间表完成学习计划,不要轻易地改变计划。二.掌握切实有效的记忆规律,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先密后疏。为了及时巩固,一定要自己归纳整理笔记,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复习时要尽量动员多种感官参与,不能光用眼睛看,适当地进行手写整理和发声背诵,以提高记忆效率。晚上临睡觉前把一天学习的内容在脑海里复习一遍,第二天一早起床前用10分钟先在脑子里复习一下昨天记忆的内容,积极地利用中午或其它休息和散步、骑车的时间进行复习。记忆最好达到150%,要把内容背到滚瓜烂熟,不要浅尝辄止。请要好的朋友或父母提问自己,以锻炼自己临场发挥的能力,消除紧张心理。复习时要交叉分配学习内容,把相近的课程分配在相隔较远的时间分别进行,以免相互干扰(如文理科的内容最好分开进行)。

现场家长反响强烈

讲座结束后,杨教授被家长团团围住。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已经高三了,越要临近考试他就越想看电视,经常躲在卫生间里好长时间,还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孩子平时的测试分数还不错,但一遇到大考,就出现紧张、粗心等小毛病。杨教授分析说这些现象都比较普遍,因为父母平时经常在孩子的耳朵边唠叨,把孩子看得很紧,不给孩子出去玩的时间,孩子才会躲在厕所里以避开父母的唠叨。而粗心大意的问题,则是和从小养成的习惯有关,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在平时做练习时,就按照考试时的方式训练自己。另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平时看书喜欢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看书,孩子还“义正言辞”地说自己是在放松。杨教授说用音乐放松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是要懂得选择一些较轻柔的背景音乐,不能戴着耳机听,那样子反倒容易分心。

最后,杨教授建议大家针对考试采用倒计时方法来警示自己,产生适当的紧迫感。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试卷,家长最好不要过多地干预,让孩子以最佳的心态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