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数十年的“睡美人”研究论文

2019-11-05 14:19:54

  报道有一些科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可以很受欢迎,获得许多其他研究人员的引用。但另一些则可以像“睡美人”一样沉睡达一百多年才醒来获得荣耀和认可。

  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的研究人员FilippoRadicchi和同事们分析了2200万篇科学论文,鉴别出了这样的睡美人论文,并找出了其中最有吸引力的论文。

  一些论文在经历最初的增长期之后获得引用的速率会逐渐地下降。以往的研究表明,一篇论文的命运通常是由最初5年获得的引用数所决定。

  但有一些论文可以沉寂多年才被发现及认可其重要性,引用突然性的飙升。2004年,荷兰莱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文献计量学专家AnthonyvanRaan将之命名为“睡美人”现象。也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由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BorisPodolsky和NathanRosen在1935年撰写的一篇量子力学论文,遭受了数十年的冷遇。

  量化的美

  Radicchi和同事们提出了一个“美丽参数”——B值,其基于一篇论文获得的引用次数以及论文发布后多长时间才获得引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直线获得引用的论文为0分,在沉寂100年后名声大震的论文评分高于1万分,研究人员将他们的研究发布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PNAS)杂志上。Nature网站以“‘Sleepingbeauty’papersslumberfordecades”为题对此进行了新闻报道。

  在研究小组名单的顶端,B值达到11,600分的是一篇关于“溶液中吸附作用”的论文,其发表于1906年到2002年才苏醒。最著名的Einstein–Podolsky–Rosen论文排在第14位,B值为2,258。在排名前15位的论文中最长时间的沉睡者是来自KarlPearson的一篇题为“Onlinesandplanesofclosestfittosystemsofpointsinspace”的统计学论文,发表于1901年,到2002年才为世人所知。

  Radicchi说,在许多情况下,睡美人现象发生于研究在它自身领域之外获得应用之时——例如一些在生物学中变得有用的统计学方法。

  VanRaan说:“美丽参数是一个创新的指标”模仿了他早期的“睡美人方程式”,计算出了在指定的睡眠时间内这样的论文的数量以及其他的变量。

  VanRaan现正专注于解开一些问题,例如产生睡美人现象的因素,以及这些论文是否会“昙花一现”。如果一些科学家撰写了多篇睡美人论文,这表明是一个精心策划的研究课题而非出乎意料的成功。

  醒来吧,发光吧

  就Radicchi来说,他表示正在试图找到“王子”——通过一次重要的引用,将睡美人从沉睡中唤醒的论文。

  但Radicchi谨慎地表示,鉴于许多的论文从未获得引用,科学家们不要抱太多的希望,将他们被遗忘的论文视作是睡美人。“我认为,如果你看到一篇有10年历史且未获得引用的论文,我推测它将继续永久地获得零引用。”

  来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