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在数学探究中放飞思想

2019-11-23 16:35:43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积极倡导探究学,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激励学生在数学探究中放飞思想,这是我们当前小学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师生情感交流,积极营造探究氛围

  “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的创造性。”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并喜爱所教科目的老师前提下,才会乐于学。同时对学生要正确地评价与赏识。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当学生在探究学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一句赞赏鼓励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师生情感的深浅、教学环境的优劣、教学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学的兴趣与欲望;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良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课堂自主探究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去讨论数学、研究数学,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和同学老师对探究问题进行争论,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状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探究氛围。

  二、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相矛盾。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具体内容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钻研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先设计让学生猜测新华字典的厚度。学生已经有长度单位“厘米”的知识基础了,很快说出新华字典的厚度是3厘米多一些。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元硬币,要求学生估算出它的厚度是多少,然后使用直尺量一量它的厚度,这一下学生都惊呆了——它不满1厘米啊!怎么量呢?究竟是多少啊?此时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想探个究竟的强烈欲望,这样就把单调无味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究欲望、创新意识被有效地调动了起来。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选择适当的探究方式

  要遵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学的乐趣,激发学生一次又一次走向成功的彼岸;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真正调动探究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个体围绕探究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充分地去探究、去发现,并引导他们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等去“研数学”,对所研究的数学知识进行再验证、再发现、再创造。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好材料(实物、长方形等),提出:“同学们,你能够把这些物体或者图形平均分吗?平均分以后可以得到哪些分数?”思考后让学生操作,写出相应的分数。学生迅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活动中,自由选择自己的实践材料,大胆思考,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研究。这样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钻研探索的机会,都可以获得探究成功的体验。

  2、合作探究:“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各是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肖伯纳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评价讨论、合作交流的机会。因此,我们不断设计提供必要的探究素材和情境,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集中群体智慧,提高研究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操作,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并根据所摆的情况,完成书上的表格。由于是按小组进行的,学生很快研究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接着学生讨论研究各自发表见解: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什么有关系?宽和什么有关系?面积和什么有关系?学生操作实践,此时此刻思维、讨论都非常活跃和热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四、及时进行激烈评价,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只有学生获得成功,才会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和信心,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新更大的的成功。我们应该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设成功的机遇和空间,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和表扬鼓励,尊重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实施不同层次的评价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探究学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我先设计了一组算式:6/2=3,60/20=3……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对于学生发表的正确见解,给予及时评价、肯定和表扬。有的学生提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商不变。我首先肯定了他爱动脑筋,并鼓励继续探索和思考。不一会儿,他迫不及待地说:“应该是这样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进行肯定鼓励,同时提出:他说的是只是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时的情况,同学们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商也是不变的?马上就有学生抢着回答:在同时缩小相同倍数的情况下商也是不变的。学生都获得了探究成功的体验,探索研究学的热情提高。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