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碎想:刻板的模式禁锢了课堂的灵性

2019-11-26 18:49:02

作者:崔国明
  
  语文是“活”的。语文学科与数理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灵动性、鲜活性,每一篇文章都有思想的灵魂和流动的感情,因此,拿一种程序化的、静态的“线性推进”的模式去“套”任何一篇文章,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法操作的。语文课是要彰显“灵性”和“智慧”的。我始终觉得,语文课不应该、也永远不可能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是可以让我们恪守的,这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样的一篇课文,“一千个语文教师就可能有一千种教法”。或许也正是如此,语文课才比其他学科更具魅力。
  
  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固守“模式”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依然普遍存在。当然,有些语文老师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套子”的;但是不可否认,还有一些语文老师则是自愿“入套”的,他们在备课之初,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教学的“模式”,是将文本的内容肢解之后往“模式”里装。就拿时下最流行的语文课的“同题异构”来说,要突出的正是这一个“异”字,其本意也许就是要摒弃模式,上出教师的个性和特色,但是,如果我们冷眼旁观就会发现,有多少“同题异构”的语文课变成了“同题同构”?作祟的也许正是“模式”。
  
  语文课应该是灵动的“散文”,而不应该是按序推进的“记叙文”。语文教学没有可以“放之诸文而皆准”的不变的“模式”和“信条”,甚至语文课可以是最不守“规矩”的一门学科。所以,没有必要严格遵循“解读标题”“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文章分析”这样一成不变的“套路”;也没有必要死守着诸如“开篇导入”“途中讨论”“结尾拓展”等这样僵化的程式;更没有必要在新课程理念面前战战兢兢,结果用几个新课程理念的名词术语就将自己的手脚给牢牢“套”住。
  
  就拿如今语文课上的“讨论”来说,俨然已成为语文课的“必修”项目和独特“风景”了,课还没怎么上,就已经开始了“讨论”,而且不分时段、不顾内容、不问价值,似乎课堂上不“讨论”一下语文就不“新课程”了,不“讨论”一下学生就不“主体”了。在我所听的七节《安妮日记》的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会安排一两个“讨论”的环节,“为什么安妮要虚拟一个倾诉的对象吉蒂”需要“讨论”,“安妮眼中的战争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需要“讨论”,“从文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安妮”同样也需要“讨论”!
  
  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似乎很有“生气”,也很“热闹”,但依照我之拙见,以为这些所谓的“讨论”充其量只是“应景”,因为有些所谓的“讨论”既无必要,更无价值。对此,教师可能也是清楚的,那为什么还要安排呢?说到底,主要还是“模式”使然。而这,还仅仅是一堂课中所表现出来的小小的“模式”。
  
  从语文学科方面来讲,大的“模式”我们同样屡见不鲜。什么“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外养内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模式”等等,比比皆是,在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也让人眼花缭乱。就拿“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说,“教师讲授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30分钟,当堂练习5分钟”,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一定能够“高效”了?我看未必。
  
  一旦津津乐道于教学的“模式”,就极有可能走向固步自封的境地。
  
  当然,我们希望不恪守僵化的模式,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就可以随心所欲,“脚踩西瓜皮”。这正如作文,语文教学同样也需要先“入格”,再“出格”,语文教学也自有它稳定的一面,但“出格”的语文课堂教学可能才更具灵性,因为语文是“活”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而且教师自己本身也在发展、也需要发展,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很难用同样的一种模式去套语文课堂教学,一个教师也不可能自始至终用同一种模式去施教任何一篇课文。一味“入格”而不能自拔,这样的语文教学一定会“面目可憎”。
  
  语文之“山”依旧沉稳,但教学之“水”却需要灵动。还是那句我们每一个人都耳熟能详的老话说得在理:教无定法。
  
  因为,僵化的模式一定可以将语文课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