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比喻

2019-12-08 20:04:54

1 2 3 下一页

  作者: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杨和平

  优秀的课堂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该怎样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该怎样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课堂中教师该处于怎样的位置?这里,笔者想用三个比喻,结合第五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和港台展示课,谈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能有更周全的思考。

  一、课堂不仅是树木,更是森林。

  我们课堂是树木,但树木是构成森林的因子。我们的课堂更是森林,但森林皆由一棵棵树木构成。我们的课堂不仅是树木,不仅应有一颗树的枝繁叶茂,更应有一片森林的绿波翻涌。我们的课堂既要有对树木特写的凝视与精细,也要有对森林航拍的开阔与舒畅。

  我们的课堂是树木,有局部;我们的课堂更是森林,有整体。

  这个树木,是文本的局部、细节和关键词句的象征。这森林,是文本整体的骨架、血肉、经脉和灵魂的代表。这树木,是课堂的一个环节、一个细部。这森林,是首尾呼应、一气呵成的流动的课堂的整体。

  文本研读时,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有语言的碎片,没有文本的整体。我们既要从整体出发,找好突破口,抓住线索,锁住灵魂,看到整体,也要通过细部研读寻到整体的思想和艺术的特点。

  教学设计时,我们既不可只有“航空”的“着眼整体”,也不可只有“走穴”的“钻牛角尖式”的纠缠,更不能有硬生生的文本和课堂的割裂。我们既要着眼整体,见到森林,让我们的课堂有“航拍”的整体感,也要凸显细节,有“特写”的显微法,通过细部见到整体。

  观“圣陶杯”课堂教学大赛,诸多老师硬生生地将课堂割裂成若干模块,着眼于局部的解剖和研读。教《信客》者,将课堂割成“整体感知,初识信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重点研读,触摸信客”、“分析写法,赏析语言”、“品味意蕴学习信客”、“深情感悟赞美信客”六个板块,课堂始终抱着一颗颗树木转圈,走不出森林,见不到绿意,也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教《春酒》者将课堂割裂成“读一读:整体感知尝春酒”、“品一品:细微之处品春酒”和“写一写:拓展延伸写春酒”三个模块,课堂“灵魂”在哪里,“文眼”在何处,“形象”很模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月迹》者,则将课堂割成“想象入境,诗意生辉”、“品味体验,诗情飞扬”、“入画似诗,诗意流动”三个模块……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生硬地割裂的依据和目的是什么?这样刻意的板块划分,既伤害了文本,也搅乱了课堂,文本因割裂而失去了灵魂,不再有“航拍的整体美”,课堂因割裂而多了很多生硬,不再有一气呵成的畅快。课堂是流动的整体,是绿波翻涌的森林,虽有边界,有开头,有结尾,有过渡,有照应,有段落,有层次,但那是流动的自然,而不应是外科手术式的切割。课堂是由树木组成的森林,我们要找到一个入口,寻着一条小路,探寻着走出去,见到森林,呼吸到新鲜空气。

  有一节教《我的第一本书》的课,那是透过树木见到森林的。教师着眼的是“森林”,“我的第一本书”这条线索,这个灵魂。课堂围绕着“书”,探究书的来历、与“书”有关的人事和情感。教师入手的是“树木”,重点品读“父亲补书”这个细节,一句一句的、一个词一个词的品读,让学生深刻地领会“我的第一本书”所寄托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着眼森林,着手树木”,盯着树木,不忘森林,俯瞰森林,不忘树木,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这样样子,着眼整体但要通过细部的研读去体现,着手细部的研读但目的是感知文本整体的思想和艺术的美。

  二、课堂不是高铁,而是羊肠小道。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