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秘笈——掌握复习策略

2019-11-03 10:40:48

家长们都知道,好的策略是成功的开始,在这个方面家长们可以给予孩子相关的提醒和帮助,应该注意的内容有以下方面:
  
  1.备考学习要细致化、模块化
  
  有好多家长反映,孩子在经过近一年的备考复习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知识,尤其是学文科的孩子,每天都要背诵大量的知识点,所以很容易产生脑子装满了、再怎么也学不进去的感觉。但难道他们的学习真的已经到位了吗,这种感觉的出现能够说明孩子确实已经学好了吗?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种现象,如果往一个大瓶子里放大石子,瓶子很快就会装满,再也没法再塞进一粒;但如果再向瓶中投放小石子的话,又可以放进好多;接着在小石子也没法再放进一颗的情况下,我们往里面倒沙子,又会发现可以装进好多,而此时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下瓶子一定不能再装了吧;结果往瓶子里倒水的时候,发现里面还会留有未填满的容量。
  
  不知道上述现象能不能给家长们一些提示。表面看起来知识已经填满了大脑,学习无法继续下去,但是如果将知识转换成后来的小石子、沙子和水,情况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其实就是知识细致化和模块化的过程。
  
  所谓细致化,就是不简单地满足于一般知识的背诵和记忆,而是要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寻找知识的细部特征和深层意义,例如在学习的时候,寻找各种答案的结构特点和线路特征就是一种深度加工。而模块化工作,就是要寻找知识的一致性特点,并将这些特点模块化、标准化,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和效率。例如:历史学习中,对每个朝代的制度分析就可以寻求转变成一个或多个模块。
  
  另外,要提醒家长的是,细致化和模块化工作都是一种积极的主动学习,有助于孩子学习心态的调整和学习兴趣的提升。当细致化和模块化工作达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对很多题目的回答就不再是几百字的繁琐背诵,而是变成几个模块的简单组合和具体问题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对于它们特点的了解也会变得非常清晰。以这种状态去解题,怎能不如有神助呢?
  
  
  2.回想法的重要性
  
  孩子进入高三之后,由于学习具有很强的复习性特点,以往预习、练习和复习的学习模式似乎也不太适应、不再奏效了,这时的学习方法就需要随之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了,比如下面我们即将介绍的回想复习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回想复习法的原理很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就是要在每看完一遍书后就回想一下看过的内容,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有人将回想复习法形象地比喻成“反刍”,就是说像牛或羊一样,把已经进入胃部的食物再返回到口腔里细细地咀嚼,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检测的过程。
  
  所以,在高三的全面复习中,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借助回想复习的方法进行知识的回顾,具体可以分为知识结构回想、具体内容回想、方法回想、思路回想等等,要让孩子试着通过回想对知识进行总结,通过这种积极的思维活动,使相关内容得到及时巩固,并且让学科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也得到锻炼。即使在遇到一时想不出的时候,他们也会习惯性地利用各种线索来提取目标,这就像是在做“记忆体操”,效果非常好。
  
  当然,任何方法一旦离开运用都是僵化的,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变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体验和创新,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家长们要注意提醒孩子们这一点。
    做题的“科学观”——有效提高成绩
  
  在高考的准备过程中,有很多孩子把大量做题当作攻坚的重点,老师、家长和亲戚也找来了大量的仿真题目、模拟考卷等,孩子们真可谓个个是“试卷等身”。但是在做了大量的题目之后,有些家长和孩子开始怀疑自己这样做的意义。曾经就有一位家长跟我谈过自己的担心,说已经到了高考的最后阶段了,孩子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那么多练习和题目,可心里还是觉得很不踏实,原来会的现在会,原来不会的现在还是不太会,而且考试成绩也会忽上忽下,一点都不稳定。那么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参考书目和模拟试题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做题是非常重要的,但现阶段的复习更应该重视结构的把握。
  
  对于孩子们来说,要学会调整做题和知识复习间的关系。有很多孩子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虽然已经做了很多题目,但在面对新的试题时仍然会感到没有把握,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知识结构的复习没有到位。当复习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家长们就要帮助孩子检查一下他能否清楚地勾勒出各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其中包括知识点、原理、关联性和对应题型等。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最好能把这些内容列在一张大纸上,做出一幅结构图,这样就能做到知识体系一目了然,有利于记忆不容易产生遗忘,当然也就不会产生茫然没底的感觉了。
  
  其次要强调的是,不能只重视做题的数量,做题时还要注意难易程度的合理搭配,同时还要重视对题型的思考和总结。开始就要把基本题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搞扎实,而避免一味地重视拔高题目,同时要思考拔高题目与基本题型的演变关系。所谓“题海无涯,题型有限”,在做题时应该把30%左右的时间放在题型的分析和思考上,否则很容易出现“只低头耕地,不抬头看天”的情况。
  
  第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克服眼高手低。对于许多孩子来说,眼高手低可能是他们的一大通病。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解题规范。这一点在简单题目的解答中尤为突出!其实,在基本题目的解答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解题步骤来进行,尤其是对于那些看似简单的题目,更需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出题者往往会在简单的表面下对题目进行一些小小的变化,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解答,它们就不会成为答对题目的障碍;但是如果跳步进行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崴脚”现象。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对此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一个角属于第一象限角,问它的半角属于第几象限?很多人会不经过大脑的脱口而出:第一象限。经过仔细推敲之后才发现这个答案原来是错误的。但是如果能够认认真真的列出第一象限角的表示方式,再把半角表示出来,此题的分数是煮熟的鸭子,怎么也丢不掉的。